
秋收起义纪念馆简介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同志在湘赣边界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缺乏作战经验,起义部队严重受挫。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在文家市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确定起义部队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萍乡方向撤退。9月23日,部队抵达芦溪,分别宿营于如今的更田村、高楼村、沙湾等地。9月24日,部队在向莲花方向撤退过程中,遭遇地方武装的袭击,为掩护部队转移,总指挥卢德铭在芦溪山口岩的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2岁。之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继续向罗霄山脉转移,10月27日,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历程。
1978年,中央宣传部领导到江西视察工作时谈到了卢德铭烈士,市、县党委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卢德铭烈士事迹资料挖掘领导小组,历时两年多时间,通过对原秋收起义部队当事人以及当地村民调查走访,收集了大量卢德铭烈士事迹的完整资料,并找到了当年发生战斗的地方以及卢德铭烈士殉难处、掩埋处等地点。1983年,在芦溪山口岩卢德铭牺牲地修建卢德铭烈士墓。1987年,江西省政府批准卢德铭烈士墓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列为江西省萍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列为国家红色旅游景区;2007年4月,芦溪县委、县政府投资1800余万元在原卢德铭烈士墓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并更名为秋收起义烈士陵园。陵园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园区分为5个部分:陵园前门(含浮雕文化墙)、秋收起义烈士纪念碑、秋收起义名人雕塑园、秋收起义纪念馆、卢德铭烈士纪念碑、南北两处门楼及围墙、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2009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被批准为3A级红色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2016年11月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奇莅临卢德铭烈士陵园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刘奇省长指示精神,同时结合纪念秋收起义九十周年活动,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传统,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投入资金5700余万元实施卢德铭烈士陵园提升改造工程,新建秋收起义纪念馆,提升改造秋收起义烈士纪念碑,新增加入口广场、景区主人行道、将军广场、和平广场、将军亭、星火广场、三湾改编等景点。项目总占地面积578849.194平方米,其中纪念馆总建筑占地面积2486.35平方米,已经正式对外开放。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致力将烈士陵园打造成为4A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