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色故事>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萍乡第一个党支部成立记忆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萍乡第一个党支部成立记忆

日期:2020.07.02 来源:萍乡发布点击数:0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504.jpg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507.jpg

今天是党的生日,将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萍乡第一个党支部,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第一个党支部——安源路矿支部的成立历程。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510.png

1921年秋,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到安源做了实地考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安源路矿工作的开始,通过这次考察,毛泽东认定安源可能是工人运动很快开展起来的地方。于是,他同湖南劳动领袖黄爱商定,由劳工会评议员张理全利用朋友的关系,以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与安源工人通信。此后,劳动组合书记部各种书报、解放运动消息、《劳动周刊》等出版物在安源工人中广为传播,大量宣传革命思想。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645.png

1921年12月,毛泽东偕同在湖南工作的李立三、湖南一师附小教员、青年团员宋友生,由张理全陪同到安源,以办平民学校入手,广泛接触和发现训练工人中的优秀分子,从中吸收了李涤生、周镜泉等工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了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团支部,有团员8人。1922年1月,经过先进工人和青年团的共同努力,开办了安源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设于平民学校内,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加派蔡增准到安源协助工作,负责平民小学教务,李立三专管工人补习学校的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516.png

经过思想教育和工作实践考察,1922年2月,李立三和朱少连、周镜泉、李涤生、朱锦堂等6人,先后来到株萍铁路安源火车房举行了入党仪式。李立三把红纸做的党旗,挂在墙上,严肃地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旗,红色象征革命,上面斧头、镰刀代表工人、农民,它标志着工农团结一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随后向党宣誓:努力革命、遵守党纪、牺牲个人、永不叛党。入党仪式结束后,成立了安源路矿党支部,李立三任书记,支部设在火车房。这是党在全国产业工人中创建的第一个支部,也是江西最早的党组织。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519.png


1922年2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产业工人支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成立,党员6人,李立三任书记,隶属中共湖南支部领导。


5月底或6月初,毛泽东来安源巡视工作,指示安源党支部巩固和壮大组织。


7月,中共湖南支部改为中共湘区委员会,中共安源路矿支部隶属中共湘区委员会领导。


9月,中共安源路矿支部召开会议,成立罢工指挥部,李立三任总指挥。


9月,安源大罢工胜利后,安源俱乐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株州、醴陵、紫家冲、湘东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四个俱乐部分部。


12月,中共安源路矿支部在株州建立第7支部,有党员7名,隶属安源路矿支部领导。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848.png最早的6名党员简介微信图片_20200715172845.png


微信图片_20200715162010.gif

☆ 李立三 ☆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531.png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曾用名李能至、敏然,湖南醴陵人。1921年12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奉派到安源开展工人运动,先后担任中共安源路矿支部书记、安源地委书记、路矿工人俱乐部总主任、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指挥部总指挥,发动和领导了安源工人大罢工。1923年4月调离安源,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当选为中共第四届至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第五届工人部长、六届农委书记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和党组书记、劳动部长、华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逝世。

微信图片_20200715162010.gif

☆ 蔡增准 ☆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852.png

蔡增准,湖南长沙人。1922年1月安源创办工人补习学校时,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加派来安源协助工作。1923年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教育股股长、社会主义青年团湖南省委书记,1928年3月叛党。

微信图片_20200715162010.gif

☆ 朱少连 ☆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855.png

朱少连,字天资,又名汉英,湖南衡阳人,株萍铁路局行车部总司机。1922年在安源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副主任、路局主任、消费合作社副总经理、建筑委员会委员长、中共安源地委书记等职。中共“三大”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驻湘委员,1926年任株萍铁路总工会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27年任中共株洲区委工委委员、宣传委员,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9年1月8日被敌杀害于萍乡。

微信图片_20200715162010.gif

☆ 朱锦堂 ☆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859.png

朱锦堂,原名朱德禄,湖南醴陵人。1922年在安源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庶务股长、最高代表会议书记、窿内主任、中共“四大”代表,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任中央驻安源委员。1927年任中共顺直省“前委”书记,后在上海等地从事党的交通工作,1933年交通机关被破坏,未接上党的关系,1966年在家乡病故。

微信图片_20200715162010.gif

☆ 李涤生 ☆


李涤生,湖南浏阳人,株萍铁路修车房钳工。由于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安源工人补习学校任校务委员会委员。1922年2月在安源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株萍铁路局修车房工人百代表、总代表、工人俱乐部最高代表会议书记,中共“五大”代表,当选为第五届、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共“六大”中央委员,1928年在长沙叛变。

微信图片_20200715162010.gif

☆ 周镜泉 ☆


周镜泉,湖南益阳人,株萍铁路修车房工人。1922年约2月在安源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修车房百代表、互济股长等职,1928年叛变。


微信图片_20200715173308.png

献礼七一 

江西安源:擦亮红色地标 传承红色基因


注:图文内容来源于市档案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馆藏史料。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909.jpg

微信图片_20200715172912.jpg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