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于是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结束,民国共和政体开始在神州大地造福于人民。在这场埋葬封建统治、谋求民主共和的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中,有许多仁人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共和体制下萍乡第一任县长钟震川就是为共和奠基而洒尽满腔热血的辛亥革命烈士之一。
一、东京受命
钟震川,字瀚书,号涤源,1881年10月29日(光绪7年9月初7)出生于江西萍乡县南坑乡七保村钟家。七宝钟家是南坑望族,一向以耕读传家。钟震川的父亲是一位远见卓识的古文先生,对子女既疼爱有加,又管教有方。钟震川一出生,就受到钟老先生的疼爱和管教。再加上钟震川聪明好学,过目不忘,所以年纪不大就已经读完四书五经,胸怀安邦定国之志。1900年,19岁的他首次参加科考,就以优异成绩考入府学,并选为博士弟子员。第二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大学堂。1903年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中央大学法律系。
这时的日本汇聚了大群反清爱国志士。萍乡、醴陵就有数十位志同道合的青年在日本留学。为团结革命力量,钟震川将萍乡、醴陵的在日留学生组织起来,成立“萍醴公益社”,秘密进行反清活动。这事被清廷得知,清政府下令通缉钟震川。孙中山知道这一信息后,立即指令同盟会想法救人。同盟会当时在日本人数不少,通过多种渠道终于将钟震川保全下来。1905年秋,经革命党人介绍,钟震川正式加入同盟会,成为孙中山手下一员得力的革命干部。
1907年夏,钟震川以优异成绩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回国前,钟震川拜谒孙中山。孙中山指示他回国后要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队伍,积蓄革命力量,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多做贡献。钟震川说“震川铭记总理教诲,为革命粉骨碎身在所不惜。”孙中山频频点头,表示赞许。于是钟震川身负总理指示,动身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从事推翻封建帝制、创建共和的革命活动。
二、临危就任
回到祖国后,钟震川很快和国内的同盟会组织取得了联系。组织指示他暂回萍乡发展革命力量。回到萍乡后,他四处奔走,上下联络,选择教师,宣传男女平等,办起了江西第一所女子学校“正本女校”。于是,他以校长的身份经常出入于政府衙门和各企事业单位,搜集信息,广交朋友,宣传民主思想,撒播革命火种,积蓄革命力量。
钟震川的名声远播,后被清廷知晓。清廷授予他七品官衔,要他赴京上任。钟震川识破清廷阴谋,拒不上任,而是继续留在萍乡,发展同盟会员,积蓄革命力量。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响起了密集的枪声。革命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清廷势力,组建起湖北省军政府,然后通电全国,号召建立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革命烈火在神州大地迅速蔓延。南方各省的同盟会员纷纷组织力量,向各地的清廷衙门发动进攻。钟震川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组织各界人士围攻县衙。萍乡知县杨昆、清廷驻军统领齐宝善等官员仓皇逃出萍乡城。在同盟会的主持下,萍乡各界人士集会商议维持萍城秩序的办法。与会代表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在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暂时成立“保护安全会”(简称保安会),推举钟震川为“保安会”会长。这时的钟震川既兴奋又不安。兴奋的是历经数十年浴血奋战,现在终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创共和国体。这是革命党人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啊!不安的是虽然赶跑了几个封建官吏,但封建残余势力还很强大,各种不安定因素都存在。但大丈夫在世就该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个人安危何足道哉!于是,他毅然担任起“保安会”会长的职责。
经钟震川等革命党人的努力,萍城的秩序暂时安定下来。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11月8日夜晚,原驻扎在上栗的数百清军在管带胡谦的率领下突然杀回萍城。他们闯入县署,逼保安会交出所有印信,然后自立军政府,胡谦为督。胡谦在萍城虽只有40天,但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抢,无恶不作。钟震川认为必须除掉这条恶狗。于是秘密会见胡谦的部下史振鹏、刘润文,以国家民族大义劝说下。这两位军官深受感动。12月27日晚上,这俩位军官发动兵变,率军冲入军政府,想捉拿胡谦。胡谦听见枪响,知是有变,连忙翻墙逃往万载,萍城重新回到同盟会的手中。经过这一事变,钟震川觉得必须赶快成立正式的县政府。于是,他以保安会的名义电函省政府,请尽快派人来萍城主持县政。12月30日,萍乡各界代表公推钟震川为代理县长。不久接到南昌省政府政事部正式任命钟震川为萍乡县长的电令。于是,钟震川成为辛亥革命后萍乡第一任县长并兼理司法。
钟震川担任县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恶霸,肃匪患。经查实,胡谦的胞兄胡渊在其弟执掌萍乡政权期间,乘机敲诈勒索,奸淫掳抢,无恶不作,实在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大恶霸。为巩固新生政权,给百姓以平安,钟震川经过法律程序,查实犯罪事实,遂宣判将其处以死刑,并立即执行。胡渊的处决,萍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钟震川遂快刀斩乱麻,处理了一批案件,有力的打击了封建豪强势力,保护了安分守己的善良百姓,使萍乡人民过上了平安的日子。由于钟震川是法律系毕业的,办案重证据,轻口供(这在当时是非常难的),再加上他为人廉洁奉公、正直无私、不畏强暴、敢作敢当,因此深受萍乡人民拥载。但胡渊的弟弟胡谦却怀恨在心。一天夜晚,他率领一伙兵痞偷袭萍城,捣毁县衙,到处搜捕钟震川。钟震川在同志们的掩护下避开了追捕。第二天早晨,钟震川召集警员抓捕胡谦时,他早已逃之夭夭。
三、喋血共和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孙中山电召钟震川赴南京议事。钟震川奉孙中山指令出任同盟会江西支部长一职。4月,李烈钧出任江西督军,又任命钟震川为军政府内务司司长职务。当时共和政体才开始创建,工作千头万绪,事业百废待兴。正当钟震川全力以赴投入到这一全新的伟大事业时,却遭到封建残余势力的袭击,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共和国的创建事业。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1912年5月10日,钟震川出席省都督府政务会议。原清军将领胡谦以省都督府高级军事顾问的身份也来参加会议。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俩人怒目相视。同僚见状,便将俩人劝开。待钟震川全神贯注观看挂在墙上地图的时候,胡谦迅速拔出手枪,对准钟震川后心连发三枪。这位辛亥革命的先锋战士,就这样用自己的献血祭奠刚刚创建的共和国。
事情发生后,全省震动,全国震惊。全国各地纷纷发来电报电讯,要求严厉惩处杀人凶手,悼念辛亥革命功臣。江西督军李烈钧下令处决胡谦。但执行者却以假枪毙、假入棺、假埋葬搪塞世人耳目。死里逃生的胡谦后来混入黄埔军校当职工,被发现后又逃走了。一直到1927年11月,恶贯满盈的杀人凶手胡谦在广东惠洲被革命党人捕获枪毙。而钟震川烈士的后事却办得非常庄严隆重。钟震川牺牲后,他的遗体公葬于南昌抚州门外。一周年后(1913年5月12日),萍乡召开万人大会公祭英烈,并在萍乡西门外火车站旁树起一座铁表,上书“钟震川烈士永垂不朽”。1927年国民政府颁发明令,称钟震川烈士“矢志革命、执政乡帮、除害安民,应按陆军中将阵亡例给予抚恤”。江西省政府派人送来一万圆大洋。但钟母陈老夫人婉言谢绝,要求将其捐献给国家。后来这笔款项和群众的集资都用于建造钟震川纪念设施。现在共和政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地以巩固和完善,辛亥革命先驱钟震川烈士当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