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色故事>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六):中国工人创办的第一家消费合作社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六):中国工人创办的第一家消费合作社

日期:2021.06.23 来源:萍乡发布点击数:0

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

人民日报客户端

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

刊发第六篇

《中国工人创办的第一家消费合作社》




图片

全文如下:


《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六篇:

《中国工人创办的第一家消费合作社》


1922年夏天的一个深夜,俱乐部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李立三仍在思考着今后工作的打算。
第二天,俱乐部召开干事会议。会上,李立三说:“俱乐部要有发展,就要为工友们做点实事。”
“的确。”朱少连说,“光是讲‘联络感情、交换知识’,对工人的切身利益没有明白的表示,工友们是不太感兴趣的。”
蒋先云说:“我看能否从经济上帮助工人减轻点困难?”
“是呀。假使能在经济上帮助工友,一定比我们光宣传更有效。”朱少连接着说。
“讲得好,你们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李立三激动地说,“我建议创办一个消费合作社,以参加俱乐部可买便宜货为口号,向群众宣传,你们看可以吗?”
图片
大家都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但也有个别人担心地说,“办消费合作社这个想法是蛮好。只是我们没有本钱和门面,货源也不知从哪里来。在座的各位,都没有做过生意,不晓得搞得搞不得?”
“这些事就不用担心了,我早就想好了。”李立三笑着说,“经费,我看这样解决,俱乐部的部员每人先出5角作为股本,可以凑100多块钱。我们俱乐部有三间房子,可腾出一间,暂时作为门面。货源嘛,这个由老朱负责,你们路局的会员天天跑株洲、长沙,还怕采不来东西?至于没做过生意,不要怕,可以学。”
经过认真讨论,干事会决定:每个部员拿出5角钱作股本,开办消费合作社,门市部就设在牛角坡52号工人俱乐部内。李立三任总经理。
经过几天的紧张筹办,中国工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开门营业了。店内货物新鲜丰富,价格低廉,很受欢迎。由于俱乐部给了工人实实在在的利益,加入俱乐部的工人与日俱增,到7月,在册部员达700多名。
经俱乐部最高代表会议决议,除从俱乐部的活动经费中拨10800元为事作社基金外,其余在部员中招股,共发行2万股,每股5角。工资9元以下者,劝购一股;工资9元以上者,劝购两股;多认购者听便。凡入股者皆发购货证,凭证到消费合作社购物,入股者极其踊跃,半年多的时间认购股金7800余元。两项合计共得资金18000余元,在老后街独设门面营业。

图片

1923年2月7日合作社在老后街独设门面开始营业



到1925年,资金达到5万多元,货物品种多达几百种。工人们高兴地说:“自从有了合作社,从吃的到穿的,从用的到看的,俱乐部样样都替我们想到了。它的确是帮我们炭古佬谋利益的好团体啊。”
90多年过去,住在附近的人们仍把工人消费合作社称为中国第一“红色店铺”,并将消费合作社发行的股票称之为第一张“红色股票”。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图片

图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