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色故事>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九):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九):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日期:2021.06.25 来源:萍乡发布点击数:0

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

人民日报客户端

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

刊发第九篇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图片

全文如下:


《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九篇: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图片


        192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决定发动大罢工。由于工人众多而分布面广,要实行大罢工并取得胜利,必须有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和切实的行动方案。俱乐部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哀而动人的罢工策略的指示,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成立了罢工指挥部,以李立三为总指挥,刘少奇担任俱乐部全权代表,常驻俱乐部应对一切。工作处工人由本处工人代表按照罢工指挥部命令指挥。矿井井口和地面各生产场所出入口,各派监守员若干守护,须持有俱乐部所发通行徽章方准出入。工人监察队持俱乐部旗帜,在街市和工厂附近出巡,执行纪律,维护秩序,应付突然事变。成立秘密的工人侦探队,四出侦探消息,向罢工指挥部报告,以掌握当局动态。俱乐部700余名部员在全体工人中广泛宣传,发动大家服从俱乐部的命令和统一指挥。

微信图片_20210716165249.jpg

△反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美术作品


        9月14日凌晨2时,株萍铁路局安源火车房工人率先罢工,停开应于2时开出的第一趟列车,机务处工人拉响汽笛,发出罢工信号。3时,矿局工人将矿井电线砍断,使运煤电车停顿。井下工人既知罢工已经开始,且出班时间已到,于是相约出班,像潮水般涌出矿井,高呼“罢工!罢工!”“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这时,总平巷井口监守员将写有“罢工”二字的大白旗竖于井口上方,堵塞井口,仅留一出口让井下工人出班,不准任何人下井。本应在四时进班的工人一律留在餐宿处住房,不再上班,也不外出。随后,路局各工作处和各车站,矿局洗煤台、炼焦处、制造处、修理厂等所有的地面工作处,以及离安源十余华里的紫家冲分矿,均相继罢工。14日午前,除锅炉房、发电机、打风机和抽水机按原定部署继续开工或部分开工外,路矿两局全体一万三千余工人大罢工全面实现。
        罢工开始以后,商家大为恐慌,以为抢劫即将发生。天尚未黑,便纷纷停止营业,关上店门。晚上八九点钟以后,街市即无行人,仅有工人监察队和军警巡逻。然而,社会秩序之好,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商家担心的打砸抢没有发生,市民担心的秩序混乱也没有发生,这都是由于俱乐部纪律严明和工人监察队、监守员的有力维持而致的。
        路矿当局请兵弹压,军队到矿后,在各个重要处所安置机关枪进行威吓,当军队到各工作处驱散工人时,工人监守员和罢工工人至死不退。有一工作处,工人聚集多人把守,军队用机关枪做射击的样子,企图吓退工人。不料工人不但不退缩,反而一拥向前。这时,工人监察队赶到,见势极危迫,且没有必要在此与军队相持,于是将旗帜一挥,工人便撤退散去。有一工作处的一位工友被军队捕去,不一刻即有数千工人前来围住军队,要求释放,军队只得释放这位工友。工人监察队见此情形,认为应当适可而止,于是将旗帜一挥,围困军队的工人便各归住房。至16日上午,一部分工作处被军队把守;但罢工工人严格服从俱乐部命令,稳坐餐宿处静候,无一人自动上工。当局动用军队镇压罢工的企图失败。
        在工人的齐心奋斗下,路矿当局不得不同意谈判,刘少奇、李立三与路矿当局激烈争辩,据理力争,最终于9月18日上午,路局、矿局、俱乐部三方全权代表,在路局机务处举行正式签订协议的仪式,签订十三条协议的草约。至此,罢工取得完全胜利。

图片

△1922年9月18日下午,安源路矿全体工人庆祝罢工胜利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刘少奇、朱少连1923年8月10日合著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中概括道:“这一次大罢工,共计罢工五日,秩序极好,组织极严,工友很能服从命令。俱乐部共用费计一百二十余元,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这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而仅有的事。”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图片

图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