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色故事>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十九):“还我卢德铭!”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十九):“还我卢德铭!”

日期:2021.07.12 来源:萍乡发布点击数:0

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

人民日报客户端

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

刊发第十九篇

《“还我卢德铭!”》


图片


全文如下:图片


《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十九篇

《“还我卢德铭!”》


        1927年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遇挫后在文家市会师,决定往萍乡安源方向退却。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9月24日夜里到达萍乡芦溪扎营。第二天凌晨,起义部队又发出了开拔的号令,疲惫的官兵们又出发了,毛泽东、卢德铭随前卫行动,师部居中,后卫为苏先俊第三团,他们经山口岩进九洲向莲花方向前进。

        

微信图片_20210719120352.png

▲山口岩阻击战旧址

        
        山口岩是进入山区的一个重要关卡,地势非常险要,中间是水深湍急的袁河,两侧山势陡峻。由于天还未亮、道路狭窄,队伍拉得很长,前卫和中间部队进入山区后,后卫部队被甩在了后面并且迷路了。这时,敌江宝定特务营已赶到,突然向后卫部队开火。10多分钟后,国民党江西第四保安团也从西北方向直扑山口岩的白泥山,配合江宝定营追击第三团。敌人已形成合围,两军交锋甚烈,第三团仓促应战,被打得溃不成军,损失很大。
        前卫部队听到后面传来激烈的枪声,知道第三团处境困难了,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总指挥卢德铭挺身而出,对毛泽东说:“毛委员,你率部队先走,我带一连兵力去接应三团。”毛泽东说:“派其他人去吧。”

        
图片


        卢德铭坚定说道:“还是我去,我有作战经验,而且现在部队士气低沉,我去了才更能激发士气,指挥部队。”说罢,立即率兵返回山口岩。
        卢德铭抵达山口岩就夺下了白泥山头,阻击敌人。战士们见总指挥亲临最前线,士气高涨,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掩护三团撤离。当后卫部队安全进山后,卢德铭与担负掩护的战士撤出战斗,通过一片开阔地,向山口岩南侧的黄泥壁转移,与前面的部队会合。当掩护部队还在开阔地奔走时,萍乡的地主武装赶到,占领了白泥山制高点,居高临下向掩护部队疯狂射击。激战中,卢德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图片

        掩护部队撤到黄泥壁与敌对峙,敌人不敢贸然追击,掩护部队也不恋战,继续追赶部队。毛泽东得知卢德铭牺牲的噩耗后,痛心疾呼:“还我卢德铭!”
        将近40年后的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回忆这段历史时还感慨地说:“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一个很好的同志,有智慧,能吃苦,在文家市决定进军路线的会上,就是他有力地支持我的提议,退入萍乡向罗霄山脉转移,芦溪一战牺牲了。”
        敌人走后,当地群众将卢德铭的尸体就地掩埋。为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1982年,在卢德铭牺牲地不远处,建立了卢德铭烈士陵园。2007年扩建更名为“秋收起义烈士陵园”。2009年9月14日,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图片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