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八):刘少奇一身是胆
-
作者:暂无
日期:2021-06-25
来源 :萍乡发布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刊发第八篇《刘少奇一身是胆》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八篇:《刘少奇一身是胆》1922年9月16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已持续三天,路矿当局密谋商请赣西镇守使肖安国派旅长李鸿程率领军队直奔安源,镇压罢工。李鸿程一到安源,立即宣布戒严。路矿当局又派人请工人代表到戒严司令部谈判。工人们纷纷劝说不要去。刘少奇同志说:“我们不去谈判,资本家反会说我们无理,就正好上了资本家的当。既然当局答应谈判,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同他们面对面进行说理斗争。”戒严司令部设在矿局办公大楼内,门前戒备森严,杀气腾腾。走廊上、楼梯口站着荷枪实弹的士兵,台阶两边架上了两挺机枪。敌人企图以刀枪胁迫谈判代表。 刘少奇只身一人赴约,前往矿局办公楼,走进谈判室,只见李鸿程神气地坐在桌子的正面,矿局头头和地方绅士坐在两边,刘少奇扫视了一下四周,便镇定自若地坐了下来。&nb
-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五):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成立
-
作者:暂无
日期:2021-06-21
来源 :萍乡发布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刊发第五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成立》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五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成立》1922年1月,李立三在安源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后,五福巷里越来越热闹了。之后,李立三日夜奔忙,倡导工人成立自己的组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得到安源路矿工人的响应。到3月15日,报名加入者已近200人。3月16日,李立三召开工人俱乐部第一次筹备会,选出筹备主任,决定加紧发展部员。在此过程中,有的筹备委员思想上却有疙瘩,“工人俱乐部既是工人自己的团体,筹备工作应无须让路矿当局知道,更与县署衙门无关,何况,今日的工人已今非昔比,又加上有人人皆知的能人李隆郅牵头,再也无须像当初创办平民学校那样遮遮掩掩,四处求人”。为解答这些疑惑,4月1日,李立三召集各筹备委员,召开了第二次筹备会议,重点讨论俱乐部向县衙门呈文立案事宜。李立三解释道:“呈文备案,是为了取得合法地位,站稳自己的脚跟,并利于向社会各界寻求同情与支持,这也是革命的需要。
-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毛主席夜宿安源
-
作者:暂无
日期:2021-06-18
来源 :萍乡发布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今日刊发第二篇《毛主席夜宿安源》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二篇:《毛主席夜宿安源》1921年12月,毛泽东同刚从法国留学回国的李立三(当时名隆郅)以及湖南劳工会交际部干部张理全、湖南一师附小教员宋友生一起到安源考察。为了找到比较合适的食宿处,毛泽东等人从街头走到街尾,又从街尾走回街头,最后挑中了设备最简陋、价格最便宜的刘和盛饭店。饭店右边是柜台,出售一些小食品;左边是餐厅,仅有的一张八仙桌上放着一个筷篓,旁边摆着一盏昏暗的小油灯。毛泽东走到饭店前,迎面看见一位憨厚善良的老人正在收拾餐具,心想这大概就是饭店老板吧,于是便问:“老板,请问贵店还有客铺吗?”“有啊,有啊,”刘老板见他们是外乡人,便热情地招呼道,“先生,里面请。”毛泽东一行走进饭店,只见里屋有三个铺位,都是由两条长块铺板搭成的,上面铺着稻草垫子和草席。老板临时从阁楼上抱来三条灰不灰、白不白的家织布蓝印花被子,三张床上各放一条。宋友生见只有三个铺位,便对张理全说
-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十):高滩不“散摊”
-
作者:暂无
日期:2021-07-13
来源 :萍乡发布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刊发第二十篇《高滩不“散摊”》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二十篇《高滩不“散摊”》 1927年9月25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芦溪向莲花进军,在山口岩遭国民党军队袭击,总指挥卢德铭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英勇牺牲。由于一挫再挫,工农革命军从起义时的6000余人锐减到700余人,总指挥也牺牲了,将士们的情绪十分低落,行军路上发生多起逃离事件。部队退往高滩途中,毛泽东派人找到了当地共产党员王佐、王任兄弟。这个王佐和井冈山的王佐同名,被称为小王佐,是莲花县高滩村人,1927年初在湖南醴陵开展农民运动时结识了毛泽东。中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王佐的带领下,来到了高滩村。走到石潭背时就碰上了一部分等候的高滩村村民。王佐安顿好毛泽东和部队休息后,就和村里的党员群众忙着杀猪、捞鱼,为部队接风。部队在高滩村吃上了热饭,得到了休整。
-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十四):斑竹山起义
-
作者:暂无
日期:2021-07-15
来源 :萍乡发布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刊发第二十四篇《斑竹山起义》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十四篇《斑竹山起义》 萍乡上栗县毗邻湖南省的浏阳县南乡和醴陵县北乡。秋收暴动前夕,这里已经有中共安源市委所属的一个区委,秋收起义后,其组织和活动一度停顿。1927年10月,中共安源临时市委成立后,派人来此恢复区委,聚集到党员10余人。到1928年1月,党员增加到80余人,各方面工作也有进展。镇内驻有县政府所属靖卫队第一分队,有六七十支枪,队长胡启图是萍乡本地人,黄埔军校毕业,与上栗市栗江小学教员中的共产党员关系密切。上栗区委利用这一关系,派党员进靖卫队当兵,并在靖卫队建立了秘密的中共支部,有党员5人。党支部在兵士中进行工作,争取到同情者约10人。1928年1月,中共上栗区委决定趁小年(阴历12月24日,阳历为1月17日)兵士休假的机会,一面策动兵士哗变,一面组织农民武装进攻
-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十六):通往井冈山的秘密运输线
-
作者:暂无
日期:2021-07-15
来源 :萍乡发布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刊发第二十六篇《通往井冈山的秘密运输线》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二十六篇《通往井冈山的秘密运输线》 1929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萍乡县城南“春和生药店”设立了“赣西采运处”,利用各种隐蔽方式,采购运送物资、传递文件及军事情报、护送来往干部等。任命“春和生”的二老板、之前在苏区工作的共产党员程海存为主任。“赣西采运处”成为沟通白区与苏区经济、情报往来的秘密通道。 “赣西采运处”成立后,即以“春和生”药店为中心,在根据地指示下开展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活动。程海存对不同物资种类,分别采取不同方法购买。采购的方法为:一般非禁物资直接到商店购买,中西药材通过药界同行关系购买;军用物资及禁品则通过地下党组织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套购。采购的地点,在萍
-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十八):莲花一支枪
-
作者:暂无
日期:2021-07-16
来源 :萍乡发布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刊发第二十八篇《莲花一支枪》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二十八篇《莲花一支枪》 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工农武装被迫缴枪。莲花县的农民自卫军也不例外,60支枪被缴了59支,仅剩一支“俄国造”步枪。 农民自卫军班长贺国庆冒着被追杀的危险,将这支枪偷偷藏匿起来。他将枪拆成三部分,分别藏在龙山岩、沿背贺家祠、攸县石桥等处。随着形势日益紧张,他又将枪转移到老家石桥。在白色恐怖中,他始终坚信:“粒火能烧万重山!总有一天,这枝钢枪会在革命斗争中派上大用场!” 为了找到贺国庆和这支枪,敌人贴出了悬赏800大洋的通缉令,并抓捕了贺国庆的父亲贺承茂。贺承茂死也不说出儿
-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十五):邓贞谦慷慨高歌赴刑场
-
作者:暂无
日期:2021-07-15
来源 :萍乡发布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刊发第二十五篇《邓贞谦慷慨高歌赴刑场》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二十五篇《邓贞谦慷慨高歌赴刑场》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形势转入低潮,面对反动势力疯狂屠杀的白色恐怖,当时就读北京师范大学的邓贞谦毅然牺牲个人利益,弃学返乡,全力投身于革命洪流。 邓贞谦根据党的指示,回到萍乡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在萍乡东门伞铺里建立了党的秘密活动机关。随后积极恢复萍乡县农民协会,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并亲自负责后勤总务工作。同时还利用主办《新萍周刊》的合法身份,进行广泛的社会联系,发展壮大党的组织。 &
-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十二):毛泽东莲花决策引兵井冈
-
作者:暂无
日期:2021-07-14
来源 :萍乡发布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刊发第二十二篇《毛泽东莲花决策引兵井冈》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十二篇《毛泽东莲花决策引兵井冈》 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进入莲花,经高滩、甘家,攻克莲花县城。前委驻在莲花县城南宾兴馆。 由于长途行军作战,饥饿、疲劳、疾病接踵而至,秋收起义部队减员十分严重。特别是芦溪战斗失利后,部队中弥漫着一股消沉情绪,少数人不辞而别。毛泽东本拟在莲花暂作停留,对部队进行改编,为了掌握莲花及附近几个地方的革命斗争情况,9月26日在莲花县城“宾兴馆”召开了莲花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议,仔细地听取了莲花党组织负责人朱亦岳、陈竞进、刘仁堪等人的汇报,并详细询问了永新、宁冈等附近几个地方的情况,对井冈山开展革命斗争的客观基础包括地势、物产、党组织和
- 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十九):湘东独立师
-
作者:暂无
日期:2021-07-17
来源 :萍乡发布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讲百年党史,听红色故事人民日报客户端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刊发第二十九篇《湘东独立师》全文如下:《党史中的萍乡故事》第二十九篇《湘东独立师》 19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为了加强对湘东革命斗争的领导,中共湖南省委于8月重建湘东特委,管辖浏阳、醴陵、攸县、茶陵、莲花、萍乡、万载、宜春、安源、株洲10个县(区)委。 1930年9月中旬,中共湘东特委随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由湘入赣。考虑到主力红军东进后,敌人必将向湘东革命根据地进攻,毛泽东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名义写信,责成袁德生、谭思聪、张启龙集中部分地方武装,编组成一支半地方性的主力红军,以保卫和发展湘东革命根据地,配合主力红军作战。9月14日,湘东特委在醴陵召开会议,毛泽东、朱德等出席,就湘东革命斗争发展问题